公安依水而居、因水而興。千百年來,公安人民在一次次與水抗爭中培育了獨特的精神氣質,更是在1998年同洪水搏斗中共同鑄就了偉大的抗洪精神。
抗洪精神主題展記錄了公安人民與洪災的抗爭史。設計在布展中融入話劇創(chuàng)作理念,通過行走“一段江險”,瞻仰“一座豐碑”,經歷“一場戰(zhàn)役”,展望“一個夢想”,完成“一次洗禮”,共同講述一部黨帶領公安人民與水抗爭、與水共生的史詩巨著。
公安縣自古因水網密布的特點,被稱為“百湖之縣”。公安人常年修堤筑壩,造就了人在堤上走,船在屋上行的在地風貌。
光影表達上著重強調文案識別與讀取的便捷性,整體光影的亮度協(xié)調性,以及展陳道具造型的故事性。
燈光讓空間沉靜,讓觀者沉浸。
燈光在空間表達上要有邏輯敘述,首先是空間的銜接關系,空間的尺度關系,空間的亮度關系,展墻的亮度關系,以及要考慮到局部天光,投影,裝置之間相互干擾的情況,需要憑借經驗進行前期的預判和調整。
萬里長江,險在荊江。自然天險孕育了堅強的公安,千百年來從未間斷與洪水抗爭,災難鑄就了公安剛強的氣質。荊江大堤和綿延近800公里的堤防“水上長城”,是不屈不撓抗爭史的具象表現(xiàn)。
在局部的影像空間,既要考慮安全性,又要考慮觀賞性,需要對燈光亮度與角度以及范圍做出明確的要求,避免出現(xiàn)周圍空間燈光相互干擾的情況,
空間與戲劇性敘事
展覽以故事構建情境,以空間構建情景,通過體驗構建情節(jié),以更加直觀的方式,串聯(lián)起觀展情感。展覽分為五大板塊,分別對應著一個不同維度的情境敘事。前后相連,場景從暗到亮,帶領觀眾走進一段跌宕起伏的情緒之旅。
空間通過體塊結構的傾斜變化,步道坡度的抬升放緩,視野由狹窄逐步轉向開闊,從心理層面不斷調動影響觀展情緒。第一幕「萬里長江水滔滔」從壓迫與生存艱難開局,闡明了歷史原因與生存困境。
照明通過對墻體的強調,體現(xiàn)出墻面高差的層次感,墻面立體特性的表達,這也反映出當?shù)貜碗s的地貌特征。
第二幕荊江豐碑譜春秋,以荊江分洪會議現(xiàn)場作為設計原點,將歷史空間解構重組。以凸顯秩序感的靜態(tài)陳列營造氛圍。
雕塑群組的照明需要具有故事性,在燈光的搭配上要充分考慮引導觀者的視線,讀懂故事或加深故事感染力。用低飽和藍色作為背景的渲染,表達故事背景的壓抑與緊迫。腳下有洶涌的洪水肆虐,洪水中帶有大量泥沙,所以水中泛紅,用低飽和低亮度紅光進行暈染。亮度分析圖如下:
第三幕「九八抗洪鑄精神」,進一步強化抗洪語境。空間布滿報紙報道、新聞報道,用社會性的反饋與行動來彰顯洪水險情的緊急。
燈光在此區(qū)域主要表達空間個性,每一個信息框都是一條消息,或是重要指示,或是新的災情進展,所以強調信息本身很重要,全部采用發(fā)光燈箱來表達,既解決的功能照明,又表達了信息空間的特色。
該區(qū)域還聚焦公安抗洪前線,將時間線與動線進行串聯(lián),通過半景畫的形式再現(xiàn)抗洪故事的悲壯與力量?!白詈蟮臎Q戰(zhàn)”場景更是將整個展覽推向最高潮。在每個造景中通過水位線的變化去強化洪水帶來的緊迫感??臻g布景從中間向四周輻射,也是對從中央到地方的抗洪故事的具體演繹。
重要節(jié)點的主雕塑群猶如歷史的豐碑,講述的是官兵們英勇不屈與洪水殊死抗爭的歷史事實。燈光需要把前后關系區(qū)分,背景強調鮮艷的黨旗,這是信仰的寄托以及內心的底色。在人物關系表達上,以制高點人物為核心,盡可能凸顯雕塑的整體性,同時也要凸顯出雕塑群組之間豐富的個性。分析圖如下:
第四幕圍繞「生態(tài)文明筑偉業(yè)」,空間視覺營造一種行走至此如行至長江之上,長江兩岸的一片江河安瀾的景象。南閘北閘成為了新水文化的象征,水利大振興成效斐然。心境亦隨之寧靜美好。
第五幕來到了展覽的終章——「英雄兒女續(xù)血脈」。沉浸式弧形精神空間宛如精神碉堡。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引領人們走進公安,瞻仰公安歷史中的英雄模范,緬懷英雄事跡,接受一場英雄精神的洗禮。
相關閱讀